职业健康检查是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针对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和健康损害进行临床医学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和可能的其他疾病和健康损害的医疗行为。职业健康检查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的资料来源。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健康检查。
1. 识别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或评价)。
2. 制订体检工作计划,准备职业健康检查所需相关资料。
3. 确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具体人员名单,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确定受检人员体检周期。
4. 选择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5. 确定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并签订体检委托协议。
6. 商定体检日期,配合体检机构合理组织员工分批次、有秩序地进行体检工作。
7. 职业健康检查结束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索取体检报告。
8. 及时、如实向受检人员告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并根据检查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9. 及时更新档案信息,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