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AQ/T 9007—2019代替AQ/T 9007——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AQ/T 9007—20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与AQ/T 9007—201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增加了应急演练不同分类方式(参见4.2);
--细化了演练的基本流程(参见4.4);
--对计划,准备、实施、评估总结和持续改进五个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参见5,6,7,8,9) ;
--删除了原标准中的应急演练内容章节。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兴凯、雷长群,高双喜、孔亮、时训先、吴志岭、石国领、李永兴、李晖、蔡镇坤、王文靖、陈兵、赵开功、周劲松。
本标准代替了AQ/T 9007——201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以下简称应急演练)的计划、准备、实施、评估总结和持续改进规范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针对生产安全事故所开展的应急演练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AQ/T 9009—201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事故情景accident scenario
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风险而预先设定的事故状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特征、波及范围以及变化趋势)。
3.2
应急演练emergency exercise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3.3
综合演练complex exercise
针对应急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
3.4
单项演练individual exercise
针对应急预案中某一项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
3.5
桌面演练tabletop exercise
针对事故情景,利用图纸、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进行交互式讨论和推演的应急演练活动。
3.6
实战演练practical exercise
针对事故情景,选择(或模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设备、设施,装置或场所,利用各类应急器材,装备、物资,通过决策行动﹑实际操作,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
3.7
检验性演练inspectability exercise
为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应急准备的充分性,应急机制的协调性及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而组织的演练。
3.8
示范性演练demonstration exercise
为检验和展示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按照应急预案开展的具有较强指导宣教意义的规范性演练。
3.9
研究性演练research exercise
为探讨和解决事故应急处置的重点﹑难点问题,试验新方案,新技术,新装备而组织的演练。
4总则
4.1应急演练目的
应急演练目的:
a )检验预案;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b)完善准备:完善应急管理标准制度,改进应急处置技术,补充应急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能力;
c)磨合机制:完善应急管理部门、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工作职责﹐提高协调配合能力;
d)宣传教育:普及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参演和观摩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e)锻炼队伍: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妥善处置事故的能力。
4.2应急演练分类
应急演练按照演练内容分为综合演练和单项演练,按照演练形式分为实战演练和桌面演练,按目的与作用分为检验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不同类型的演练可相互组合。
4.3应急演练工作原则
应急演练应遵循以下原则:
a )符合相关规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组织开展演练;
b)依据预案演练:结合生产面临的风险及事故特点,依据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演练;
c)注重能力提高;突出以提高指挥协调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准备能力组织开展演练;
d)确保安全有序:在保证参演人员、设备设施及演练场所安全的条件下组织开展演练。
4.4应急演练基本流程
应急演练实施基本流程包括计划、准备、实施、评估总结、持续改进五个阶段。
更多标准内容点击以下链接获取标准全文:
下载地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AQ/T 9007—2019